还在为作业、手机、课后服务、校外培训苦恼吗?教育部最新要求来了!

人气:64回复:

帖子:1277

精华:0

注册:

日前,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
介绍2021年春季学期
学校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学工作有关情况
对大家关心的中小学生
作业、手机、课后服务、校外培训等问题
教育部也有了新要求



不得给家长变相布置作业,不得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。

孩子的作业变成了“家长的作业”,多少爸爸妈妈患上“恐辅症”。



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要求强化学生作业管理,不得要求家长检查、批改作业。

他也鼓励布置分层次作业、弹性作业、个性化作业,注重设计探究性作业、实践性作业,探索跨学科作业、综合性作业,坚决克服机械、无效作业,杜绝重复性、惩罚性作业。

吕玉刚强调,任课教师要认真批改作业,及时做好反馈,注重加强面批讲解,认真分析学情,对存在的问题做好学生答疑辅导。不得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,不得要求家长检查、批改作业。

同时,吕玉刚也提到,各地要推动落实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全覆盖,每个学校都要做起来。

在时间安排上,要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相衔接,切实解决家长接学生困难问题。要丰富课后服务内容,指导学生尽量在校内完成作业,帮助学习有困难的补习辅导。

义务教育课后服务要与正常下班时间相衔接。

学校开学后,接孩子放学的问题也成了不少家长的“老大难”。

23日的发布会上,对于家长的这一“痛点”,吕玉刚表示,各地要推动落实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全覆盖,每个学校都要做起来。

在时间安排上,要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相衔接,切实解决家长接学生困难问题。要丰富课后服务内容,指导学生尽量在校内完成作业,帮助学习有困难的补习辅导。



吕玉刚还强调,要尽量指导学生的作业在学校内完成,指导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,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、阅读、兴趣小组以及社团活动。

尽最大努力使学生愿意留在学校参加课后服务活动。同时,要进一步完善课后服务的保障机制,充分调动教师参与课后服务的积极性。
坚持校园封闭管理系寒假管理举措,并非对开学后要求。

2月23日,教育部召开关于2021年春季学期学校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学工作发布会。

@北京晚报 记者从教育部获知,“坚持校园封闭式管理“主要是高校寒假期间的管理举措,并非教育部对开学后相关工作的要求。


部分培训机构超前超标问题尚未解决,将加大治理力度。

吕玉刚指出,近年来,各地积极开展校外培训机构治理,取得了积极成效。

但一些地方仍存在不少突出问题,校外培训仍然过热,超前超标培训问题尚未根本解决,一些校外培训项目收费居高,培训机构“退费难”“卷钱跑路”等违法违规行为时有发生。

既加重学生负担,又加重家长负担,破坏了教育生态。



吕玉刚表示,今年,要进一步加大治理力度,坚持依法治理、标本兼治,从严审批培训机构,强化培训内容监管,规范培训服务行为。

积极推广使用《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(示范文本)》,严肃查处违法违规培训行为,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校外培训负担,维护家长合法权益。

“在这里,也特别提醒广大家长,把孩子身心健康放在第一位,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成才观念,不给孩子过度施加压力,科学、适度安排孩子学习、生活和锻炼,让孩子健康全面发展。”吕玉刚说。
坚决遏制学生欺凌事件发生。

会上,在谈及新学期中小学教育教学相关工作时,吕玉刚强调,要高度重视校园安全管理。



吕玉刚要求,各地各校要进一步健全学校安全管理制度,压实安全管理责任,准确研判风险,做好隐患排查,着力补齐短板和漏洞,切实推进校园安全防范建设。

加大校车安全管理力度,全力维护校园安全稳定。要高度重视,会同相关部门做好上下学时段校门周边防控工作,加强校园周边综合治理。

要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专题活动,提高学生安全意识和应急避险能力。

要引导家长增强保护子女安全责任意识,进一步落实监护责任,特别注意避免学生沉迷网络。

各地各校要深入开展学生欺凌专项治理行动,按照专项治理行动工作方案部署,摸排工作死角,织牢联动网络,健全长效机制,坚决遏制学生欺凌事件发生。
手机有限带入校园、禁止带入课堂。



早前,教育部印发了《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》。

吕玉刚强调,新学期开学之后,各地要落实好《通知》,要按照“有限带入校园、禁止带入课堂”的要求,细化管理措施。

学校要做好家校沟通工作,把手机管理的具体要求提前告知每个家庭、每名学生,争取理解与支持。同时,要准备好必要的手机统一保管装置。



吕玉刚说,我们最近也非常高兴地看到,有的地方已经专门下发了通知,对学校统一管理的装置也做了安排。

比如说北京市已经专门做了具体的工作部署。县级教育部门要加强日常工作的指导和监督,确保有关要求全面落实到位。

也希望广大家长加强对孩子使用手机的监督管理,形成家校协同育人的合力。

新学期中小学教育教学重点抓好这几项:


图:新华社


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。注重差异化教学,特别是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,要加强个别辅导帮扶。

强化作业管理。严格按照规定控制作业总量,确保难度水平符合学生实际。坚决克服机械、无效作业,杜绝重复性、惩罚性作业。不得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,不得要求家长检查、批改作业。

提高课后服务水平。推动落实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全覆盖,时间安排要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相衔接,切实解决家长接学生困难问题。



对家庭困难、身体残疾、随迁子女、留守儿童、返乡儿童等特殊学生群体,加强教育关爱,坚决防止辍学反弹。

按照“有限带入校园、禁止带入课堂”的要求,细化手机管理措施。要准备好必要的手机统一保管装置。

建立健全学生心理状况报告制度,及时化解处置突出问题。

高度重视校园安全管理,坚决遏制学生欺凌事件发生。

严格规范校外培训机构,进一步加大治理力度,坚持依法治理、标本兼治,从严审批培训机构,强化培训内容监管,规范培训服务行为。

看到这些新要求
老师、家长,您有什么想法?
欢迎在评论区告诉我们!


来源:好教师(ID:haojsh)


觉得小编写的好,就打赏一个吧~

0人已对本文进行打赏
      楼主2021-03-02 17:04:56回复